top of page

Button

%E7%B2%BE%E7%A5%9E%E5%81%A5%E5%BA%B7%E5%8F%8B%E5%96%84%E5%8D%93%E8%B6%8A%E6%A9%9F%E6%A7%8B.png)
Career Muse 職業靈感 - 亞洲首個『職場解難』 導航網站,為『有工作情緒困擾』、『想轉行』、『想創業』、開闊進深『新職場技能』、『身心靈』、『管理情緒』的上班族而設。科技和社會環境改變了整個工作生態,Career Muse 職業靈感相信『職業解難』及『工作情緒管理』,能疏導工作壓力和情緒,提升大眾整體的職業精神健康。提供職業轉變、職涯規劃、創業、創新、 情緒管理、身心靈等等有關的文章、訪問及短片。
搜尋


選擇了,便承擔;承諾了,便兌現
工作上,看似是很多的選擇。其實是在有限的選擇裏進行選擇。 沒有應該不應該,只有願意不願意。 選擇了,便承擔;承諾了,便兌現。 職場規律就是如此! #mindfulness#inspiration#motivation#choice#commitment...
jemchoiwriter
2021年12月30日


樂職360系列:新中年重投職場工作坊(一)
退休就業工作坊,為新中年提供一個全方位退休就業新導向,為他們重建就業心態 【網上精選版】新中年重投職場工作坊(一)內容: 1. 哪些行業較需要新中年? 2. 哪些公司會較適合新中年? 3. 如何利用網絡找工作? 講者資料簡介:文瑞祥先生 資深人力資源管理、企業培訓顧問...
infocareermuse
2021年12月29日


如何設計自己的品牌 (下)
看到這裡,你應該已經清楚自己的定位了,並從心底裡認可這個定位。這種情況下,你要意識到,其他領域是需要放棄的,你不能兩全其美。其實,顧不上也沒有什麼不好。要是你硬是要兼顧,這對你想要主力塑造的個人品牌反而有害。 這就是為什麼建議你,如果有資訊對你的個人定位會形成衝突或干擾,要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1年12月28日


如何設計自己的品牌 (上)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:在 Facebook,WeChat 朋友圈內「 勤奮」地 Post,各種話題都過去搭上幾句,但你依然是社交媒體群裡的二打六;線下各種聚會,你努力表現,但最後你還是被人冷落一邊。 事實上,你是有價值的,只是價值太多而毫無特色,引不起別人關注。你需要「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1年12月21日


要求別人給予回報前,先問自己有什麼地方能夠幫助別人
甚少在LinkedIn這平台談及金錢。講錢傷感情,或許是職場上的忌諱。 返工賺錢是理所當然;獵頭編輯求職者的profile,也需要問及現職和期望人工。工作或多或少離不開金錢。 要盛載一公升的水,最起碼一公升容量的容器。 要盛載二公升的水,還沿用一公升容量的容器。水會從容器側...
jemchoiwriter
2021年12月9日


順境時,多為別人打氣;逆境時,多為自己打氣
工作上,我們總不能事事順利,也不會總是頭頭碰著黑。 順境時,多為別人打氣;逆境時,多為自己打氣。 不是因為逆境消失了你才遇到順境,是你先相信順境將來臨,逆境才逐漸消失。 「把彎路走直的人是聰明的,因為找到了捷徑;把直路走彎的人是豁達的,因為多看幾度風景。」- 洪雪珍...
jemchoiwriter
2021年12月2日


問題背後
問題背後,往往隱藏着工作上的啟示。 有問題不是問題,讓問題代替你做決定的,這就是問題。 “Your problem is never the problem. Your reaction to the problem is the only possible...
jemchoiwriter
2021年11月25日


從需求煉成產品人
之前三個篇章,講完了在職創業者是如何在達人圈子成長,通過 Facebook 建立粉絲群來為用戶做準備,和粉絲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而擁有開發產品的調研基地。這一篇我們開始講產品。 「產品」是指能夠進入市場,能被用戶消費和使用,並且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方案,其中包括有形的物品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1年11月23日


這個時代的焦慮
還在我中小學的時期,課本可傳媒弘揚的是香港舉世聞名的Make in Hong Kong、轉口貿易、中港物流、購物天堂這些以實體經濟為重心的繁榮景象,被譽為亞洲四小龍。天天高歌「龍的傳人」和「東方之珠」。 曾經,香港人只要一技旁身,安居樂業,在輕工業興旺的年代,一個工人家庭,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2月28日
現在轉工是不是好時機?
轉眼間12月已過了一半,下星期就是聖誕節,再過多一星期就是2021年。但可能今年大家過得不太容易,甚至有轉工的念頭。那麼,現在轉工是不是好時機? 從我們的客戶角度看,出現了以下幾種現象。 1. 再睇一睇市況,再作招聘決定 2. 收緊開支(包括recruitment...

Jem Choi - 人才和事業促進專家
2020年12月18日


SLASH人生(1) —大環境造就新職涯
關於這次的題目,其實我以前也撰寫過類似的內容,但現時的就業市場越來越嚴峻,大家已經不能只改變少許,或是再努力一點就能捱過去,必須作出更大的轉變才有機會擺脫困局,有鑑於此,我在最近Job Market 舉辦的[穩工市集]的講座上以”如何學習工作新常態¬——SLASH人生”...

Steve Man - 中年轉型專家,社企畢尼地城創辦人
2020年12月15日


SLASH人生(2) —人生交叉口,你會往哪走?
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轉型不是易事,在此我想向大家說說我自身的例子,好讓大家能作參考。在頭十年,我也是和大部份人一樣,在一間企業裡工作,主力負責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。在之後十年,除了全職固定工作之外,我也在機緣巧合下開始兼顧教學及培訓方面的自由工作。到最近十年,我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多...

Steve Man - 中年轉型專家,社企畢尼地城創辦人
2020年12月15日


SLASH人生(3) — Slasher的基本裝備
想成為一個成功的Slasher,我們需要不斷學習,其中一樣需要學習的便是「跨」——跨界別、跨地區、跨學科。很多時候所謂的創新就是混搭,把兩樣現有的東西混合,就能成為新的東西,又或者給予你的服務對象一件他未接觸過的事物,即使那樣事物隨處可見,只要他不認識又有需要,對他而言也...

Steve Man - 中年轉型專家,社企畢尼地城創辦人
2020年12月15日


人工智能對職業的影響
「人工智能 將引致甚麼問題?」 傳統媒體正在沒落,新媒體強勢崛起,以前大名鼎鼎的媒體人,現在不知所蹤。現在新媒體的紅人,以前都是無名小輩。 長江後浪推前浪,世界變化真快。你沒辦法競爭過這個時代。過去的200年是知識的時代,是科技的時代。現在,機器將會取代過去200年來人們從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2月14日


科技進步人工反而大退步,為甚麼?
矽谷引起的資訊科技風潮,製造一間接一間的創新科技巨型企業,例如,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,20多歲已是身家百億美元。可是,創新的科技界賺大錢,並沒有帶好美國全國的就業市場。過去數年,美國整體工資增長只維持每年0.5% 增長率。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2月7日


「有目的」的面試
從求職諮詢的個案中,有求職者完成第一輪面試,連續幾個面試後都不獲推薦到第二輪面試。 從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關鍵,就是「如何看待面試」? 有一些想做的工作,出現緊張,有種「勒着勒着」的感覺,表現不出水準。反之,有一些不太想做的工作,反而「盡情」的發揮,表現出乎意料之外。...

Jem Choi - 人才和事業促進專家
2020年12月4日


個人的崛起導致企業危機
現在我們整個人類的世界,都處於不可思議的狀態。我們看看,流動電話的先驅及一代霸主MOTOROLA已經很少現身於市塲,諾基亞也被收購了,那大象級的龐然大物,原來也能倒下。微軟再無創意,乏善可陳。 相反,原來默默無聞的一些小企業,例如三年前,大家還不知道的小米,現在突然成為估值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1月30日


《人才不是請回來》
剛出來工作,對於Recruitment行業的印象都是一般。請假見顧問,上去該公司,沒有透露那間公司請人,一小時的面談,最後都是沒消息,不了了之。 九年前找工作, #抱著只要有心態 , #什麼銷售的行業都能做到 。喜歡對人工作的我,當時沒考慮保險,地產,那時想起Recruit...

Jem Choi - 人才和事業促進專家
2020年11月20日


與其苦等加薪不如在職創業
還記得那個比喻嗎?當你在馬騮山上往上爬的時候的時候,往上看全是紅屁股;往下看全是笑臉,往旁邊看全是耳目。這就是各位在企業體內現在的生存狀態。 脫離企業還是加入企業,這似乎是原來社會給我們的一種選擇。而我主張的方式是什麼?以個人的方式面對整個世界,這是符合互聯網的整體趨勢的。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1月9日


傳統的職業價值系統
無論你有沒有公式去衡量一個人的職業價值,你都會有意無意地用「行業X企業X職位」這個公式去了解一個人的價值。 我們來設想一下,當你和一個人初相識,覺得這個人挺有趣,希望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一下,你最有興趣了解的是就是這個人用什麼賴以為生的。你會問他做哪一個行業,然後你想知道他所屬...

Inno Man 創新達人 - 達人圈子
2020年11月2日
bottom of page
